游過杭州西湖的人,一定對白堤和蘇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白堤相傳為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筑(其實原來已有,稱白沙堤),而蘇堤則是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知杭州時所筑。為了紀念這兩位曾為杭州人民造福的父母官,人們把他們所筑的西湖堤分別稱為白公堤(俗稱白堤和蘇公堤(俗稱蘇堤)。
在武漢,也有幾條以主持筑堤的官員命名的堤,那就是武昌的熊公堤和郭公堤、漢陽的郭公堤、漢口的袁公堤和張公堤。
據(jù)黎少岑《武漢今昔談》載,在武昌城南有明兵部尚書、遼東經(jīng)略、江夏人熊廷弼所筑的熊公堤。1612年(明萬歷四十年)熊由南直隸(今南京)督學任上被免職回鄉(xiāng),發(fā)起募捐,倡修堤閘,本人變賣家產捐款數(shù)千金,官商人等共捐資萬金以上,修筑了武昌城至金口的堤段,故址為今武金堤。
武昌的郭公堤在寧湖(菱湖)湖心,自長街(今解放路)至新開路二里,都統(tǒng)制郭果所筑。(見同治《江夏縣志》)
漢陽的郭公堤在東西月湖之間,即今漢陽文化宮立交橋至江漢橋一帶,是1752年(清雍正二年)漢陽知府郭朝祚為方便交通所筑,堤兩邊月湖景色引人人勝,漢口仕女常摯侶渡河,來郭公堤上踏青,觀賞湖景,有詩為證:
大河南岸郭堤悠,柳綠莎青三月頭。人面賽花還賽雪,廣藤轎子揭簾游。
相比起來漢口袁公堤與張公堤規(guī)模要大得多。袁公堤系1635年(明崇禎八年)漢陽府通判袁昌倡議修筑。上自橋口,下至堤口,約長11里,繞漢鎮(zhèn)后面,以防后湖水溢。后居民漸集堤上,房屋櫛次鱗比,成為街道,稱為堤街,此街并非在漢口堡建后形成,道光初范鍇著《漢口叢談》時已有,且比較繁盛。堤外取土處成一深溝,漢水由橋口灌人,至堤口人江,稱玉帶河。
張公堤稱后湖官堤。漢口后湖在春夏汛期。常常浸澇成災,雖有袁公堤、漢口堡為之抵御,然只能保舊漢鎮(zhèn)的安全。漢口開埠,中外互市以來,在今江漢路以下地方,租界和鐵路仍受洪水威脅。1901年(清光緒二十七年)湖廣總督張之洞擬筑長堤以防水患,但因經(jīng)費短缺未成。1904年始飭江漢關道詳細踏勘,糾工筑堤,長堤起自橋日皇經(jīng)堂裕豐烷(當時稱為鐵路1號地方,為京漢鐵路盡頭),向北經(jīng)長豐垸舊堤,至杜家灣東拐,向東北方向經(jīng)姑嫂樹、戴家山,至牛湖廣福寺前堤角(當時稱為鐵路150號)止。全長30余里,堤外開辟引河,上通漢水,下達攝日,以排湖水。1905年春初步筑成,使后湖一帶涸出田地10余萬畝,澤國皆化為市廛,為漢口市區(qū)的擴展創(chuàng)造了有利條件。后時加培修。解放后利用堤頂修建公路,成為漢日外環(huán)線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除了以上以主持筑堤官員命名的古堤外,武漢還有幾條著名的古堤:
花蕊堤,又稱花堤,宋政和年間(1111—1118年)武昌知府陳邦和知縣陳基主持修筑,主要防止湖水外溢和江水內侵,因宋元時代城南右隅有花蕊門,故名。故址在今平湖門至文昌門內,現(xiàn)尚有花堤街,是武昌最古老的堤防遺址。
萬金堤,在武昌武勝門外(今大堤口一帶),宋紹興年間(1131—1162年)派軍隊修筑,堤上還建有壓江亭,以鎮(zhèn)風濤。據(jù)明武昌知府郭正域《武昌府重修江岸記》稱: “萬金堤,半在城內,居民棲止其上,為閭閻!笨梢娒鞔鷷r此堤有一半已不起作用,到近代,更是半圮半沒。
1607年(明萬歷三十五年),武昌遭到一次大水,城內半為波濤,舟行于市,損失巨大。經(jīng)此次水患后,官府更重視城外堤防的作用,經(jīng)知府張以廉請得朝廷同意,大修城堤,自王惠橋(今解放橋)沿江至閱兵樓(明代教場,在武勝門外),堤長1135丈,高、寬均在4尺以上,自王惠橋至洪廟無岸處,以青紅石壘駁岸,高、寬一如城堤,又鑄鐵牛4頭鎮(zhèn)之。
武昌城南至金口原有的熊公堤,清道光年間湖廣總督周天爵筑為大堤,但年久失修,僅有堤形可按,每年夏間必為江水灌人,數(shù)十萬畝良田悉成湖蕩,居民棄耕,生活極其困苦。武昌城北至青山,民間于長江春漲時筑土埂臨時防水,但全不足恃,一經(jīng)夏漲或春水稍大,便致漫淹,將沙湖、大小郭鄭湖(今東湖)連成一氣,自江岸抵磨山一帶,一片汪洋。清末光緒年間,湖廣總督張之洞和湖北巡撫端方利用湖北賑捐余款,力籌大修之舉,以為一勞永逸之計。先修成紅關至青山30里大堤,稱武豐堤,為今武青堤前身。后修成白沙洲至金口 60里大堤,稱武泰堤,即今武金堤前身。舊有石駁岸增筑加高,武勝門外未有駁岸處一律加修石駁岸。內湖之水,須有閘以資宣泄,旋在南北各修水閘一座,南邊巡司河上稱武泰閘,北邊東湖出江口處間稱武豐問。武昌兩堤兩閘的建設,保護了農業(yè)生產,方便了來往交通。
在漢陽,除了月湖上的三條堤——東頭的楊柳堤(又名免溺堤,明正德初年知縣蔡欽修筑)、中間的郭公堤和西頭的龍燈堤(初名三擱石堤,清雍正年由一僧人捐修)外,沿江東門至南門一線有護城石堤一道,1738年(清乾隆三年)修建。在鳳凰山與龜山之間則有永豐堤(又稱為新豐堤),始筑于1612年(明萬歷四十年),當時是為了溝通月湖,后來有了郭公堤,它成為漢陽西門至漢口武顯廟碼頭的重要通道。另在城外三里坡藥王廟至沌口,有始建于1506年(明正德元年)的20余里長的攔江堤,屢毀屢建,至1827年(清道光六年)商人集資重修后,曾改名江永堤,以求江堤永安。
以上這些古堤防,不僅在修筑當時具有抵御洪水,便利交通的功能,而且經(jīng)解放后不斷維修加固,一部分至今仍在發(fā)揮防洪作用,大部分作為道路使用,方便了市郊的交通。